攻打15人城的关键在于合理搭配武将组合、利用兵种相克、掌握军师技运用以及分阶段消耗敌方兵力。面对高兵力守城时,优先选择具有恢复技力或体力的军师,如诸葛亮、庞统等,配合伏兵类技能形成持续作战能力。同时需注意敌方军师是否携带化解或后选出阵等干扰性技能,这类技能会大幅降低伏兵战术的稳定性。
兵种选择上需严格遵循克制关系,远程兵种(弓箭、飞刀)克制武斗兵与锤兵,而武斗兵和藤甲兵能有效压制敌方弓箭部队。攻城前应通过侦查确认敌方主力兵种,针对性调整我方阵容。若敌方以长枪兵为主力,则优先派遣大刀兵或铁锤兵应对;若敌方多远程单位,则需配置武斗兵快速突破。阵法选择同样重要,平头阵克制凹头阵,尖头阵克制平头阵,需根据敌方布阵灵活调整。
初期可派遣炮灰武将携带打将技消耗敌方兵力与血量,通过诈败或撤退保存主力。中期由高武力武将带队进行第二轮消耗,重点针对敌方核心武将。最后阶段投入主力收割残血目标,需确保主力部队兵员充足且技力充沛。若条件允许,可在目标城池周边留空城引诱守军分兵,削弱其防御力量后再发起总攻。
对于特殊情况的处理,当敌方存在强力组合时可采用围点打援策略。先包围次要城池迫使守军调动,再集中兵力攻击兵力分散的主城。若遭遇持久战,需注意武将忠诚度与士气变化,及时通过内政指令补充。战斗中要优先击杀敌方军师单位,尤其是携带恢复类技能的目标,避免陷入消耗僵局。地形利用也至关重要,狭窄区域适合弓箭手固守,开阔地带则利于骑兵冲锋。
资源管理方面,攻城前需确保预备兵储备充足,各城池兵员调动要预留缓冲时间。武器装备优先分配给主力武将,低阶装备可分配给消耗型武将。技力恢复道具应保留给关键战役使用,普通战斗依赖军师技恢复即可。内政阶段要合理分配搜索指令,重点寻找增加技力的书籍与高级兵符,这些资源对后期高强度攻城至关重要。
最终攻坚时建议组建3-5名核心武将的队伍,包含1名高武力输出、1名伏兵型军师和1-2名辅助武将。这种组合既能保证持续输出,又可应对突发状况。记住15人城的攻克往往需要多次尝试,失败后要及时分析战报调整策略,逐步积累优势直至破城。整个过程中保持耐心比追求速胜更为重要,稳扎稳打才能最终瓦解高强度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