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回收是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操作能返还部分建造资源并优化舰队配置。回收操作主要通过舰船管理界面完成,选中目标舰船后点击红色回收标志并确认,系统将返还约50%的制造资源。需回收仅适用于空闲舰船,若舰船处于战斗或委派状态,需先通过撤退指令解除部署。
舰队回收的核心策略在于权衡资源收益与战斗力损失。高级舰船虽能提供更多回收材料,但其战场价值可能远超回收收益。建议优先回收冗余的低级护卫舰或重复蓝图舰船,保留主力舰船维持作战能力。对于需要快速调整编队的情况,可结合增援功能临时调配舰船,避免因回收导致指挥值浪费。
回收后的资源分配需结合当前发展阶段。前期可侧重回收低级舰船换取金属与晶体,加速基地升级;中后期则建议保留部分舰船作为战术储备,尤其在联盟战争期间避免过度回收导致防御空虚。若需处理大量舰船,可分批操作以减少误判风险,同时利用蓝图研究功能补充舰船储备。
特殊情况下,如基地迁移或遭遇围攻时,可通过战术视图快速撤回舰队。撤退指令会将舰船返回所属基地或前哨站,但需注意航线暴露风险。回收与撤退的协同使用能有效应对突发战况,例如在资源紧缺时回收非关键舰船,同时保留核心舰队执行防御任务。
长期规划中,回收机制应与舰船制造、蓝图研究形成闭环。通过分析战斗报告识别低效舰船并针对性回收,可优化资源循环效率。部分活动或任务可能提供回收加成,适时利用这些机会能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率。最终目标是建立动态平衡的舰队体系,确保资源投入与战斗需求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