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队斗牛的现象通常指的是玩家在舰队配置中同时使用攻击型和突击型斗牛级驱逐舰的组合。这种搭配之所以流行,是因为两种型号的斗牛在战场上能形成互补效果。攻击型斗牛凭借高单发能量伤害和短冷却时间,擅长快速消灭小型舰船;而突击型斗牛则通过多段攻击和巡洋舰特攻策略,在中后期对抗大型目标时表现更优。两者的结合让舰队能应对不同阶段的战斗需求。
斗牛级的能源系统设计是支撑这一现象的核心。攻击型斗牛的脉冲炮自带能量护盾穿透效果,强化满后冷却时间仅2.75秒,配合能源系统提供的15%伤害加成,能在前排持续输出。突击型斗牛虽然单发伤害较低,但三连发机制和针对巡洋舰35%的伤害加成策略,使其成为对抗高护甲单位的利器。需两者的装甲系统差异明显——攻击型依赖闪避生存,突击型则通过强化护甲来硬扛伤害,这种差异让它们在编队时需要不同的保护策略。
实战中两队斗牛的部署位置很有讲究。由于它们都属于前排舰船但生存能力有限,建议将它们编入侧翼舰队而非正面主力。攻击型斗牛适合放在高速驱护队中,利用845移动速度快速切入战场;突击型斗牛则更适合与奶船组队,通过持续治疗弥补其较慢的攻速缺陷。有经验的玩家会利用计划圈机制,先让侦查舰定位,再让两队斗牛从不同角度夹击目标。
关于技术值分配,两队斗牛的加点优先级完全不同。攻击型应该优先点满冷却缩减和伤害提升,策略技能可以后期补足;突击型则必须第一时间激活巡洋特攻策略,并强化装甲系统的免爆属性。这种差异化培养导致很多玩家会选择专注培养其中一队,另一队作为功能补充。不过防御型斗牛由于拦截能力较弱,通常不会被纳入主力搭配。
两队斗牛虽然输出暴力,但非常依赖玩家对战场节奏的掌控。遇到航母编队时,它们的防空短板会暴露无遗;在后期大规模会战中,也容易被战列舰的重火力快速清除。因此聪明的玩家会在赛季中期开始逐步转型,将斗牛编队转为辅助输出,同时培养更稳定的巡洋舰主力。没有无敌的配置,只有灵活的战术调整。